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应用 > 正文

共创商业之上的价值 阿里巴巴ESG策略负责人刘伟:参与者生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_1

摘要: 共创商业之上的价值阿里巴巴ESG策略负责人刘伟:参与者生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每经记者:陈婷每经编辑:刘雪梅阿里巴巴ESG策略负责...
共创商业之上的价值 阿里巴巴ESG策略负责人刘伟:参与者生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刘雪梅

阿里巴巴ESG策略负责人、罗汉堂可持续发展科学家 刘伟

刘伟认为,平台体系天生是一个参与者生态,平台企业的利益攸关者的种类尤其丰富,数量尤其庞大,“这是我们把‘参与者生态’作为ESG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阿里多次对外强调“将ESG融入商业设计”的重要性,并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可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企业有责任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设计,汇聚平台之力,推动超越企业自身的更大社会范围的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上,刘伟也表示,“参与者生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一些行业与具体的问题中,我们尝试着和参与者一起定义问题,一同将ESG融入到商业设计中去,最终共同创造出更有社会责任的新商业成果。”

什么是“参与者生态”?

就概念而言,所谓参与者生态,指的是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商业和生活生态。数字平台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运用科技创新和推动参与者生态,可以汇聚多方力量,找到成体系、可规模化、更符合公共利益的长效解决方案。

比如,共同保护和修复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促进人的协同发展,服务消费者可持续的美好生活,并助力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等等。

在研讨会上,刘伟谈及了他对“参与者生态”的理解,并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即平台、参与者与生态。

就“平台”而言,他表示,数字平台是平台企业和多样的参与方共创而成,各方通过平台体系完成自己的使命。

至于“参与者”,即“利益攸关者”,刘伟提到,至少在80年代,学术界就对相关概念有了系统的研究,将“利益攸关者”定义为对组织的目标实现及其过程能够产生影响或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既包括所有者,如股东,也包括经济依赖性利益攸关者,如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社区等,以及社会利益攸关者,例如政府和媒体等。

“利益攸关者,或者说参与者,从来不是一个独立于商业的概念。”刘伟说。

对于“生态”,刘伟表示,繁荣的商业体系需要各利益攸关者像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一样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共生关系,个体与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其所处的关联网络。

在ESG报告中,阿里也多次强调了“参与者”的价值。

张勇在报告中表示,作为一家典型的数字平台公司,阿里的成长史,就是不断将技术应用于商业,和无数参与者共同开创新的商业形态的创新史。

“如今在我们的数字化平台上,活跃着超过13亿的消费者以及上千万商家和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创新和商业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探索和实践ESG的同路人。如何与他们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共同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新课题。”张勇表示。

数字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参与者生态,关键是聚合各个方面的参与者,包括政府机构、市场主体、社会公众等,激活他们的积极性,催生最大的合力。

据刘伟透露,阿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刘伟提到,高德地图与北京交通委合作推动“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北京MaaS平台)为市民提供行前决策、行中引导、行后激励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引导用户使用公共出行工具。

据悉,2021年,高德首次为用户完成了基于核证绿色出行MaaS平台减碳额度2.45万吨的交易。

“这是一个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刘伟说,“说明了政府、平台企业以及各种交通领域有关的参与者,以及大量的消费者可以如何共同参与到一个社会问题和商业解决方案中。”

乡村振兴,亦是阿里始终在耕耘的领域。ESG报告提及,2019年以来,阿里先后派出27位“乡村振兴特派员”赴山西、湖南、贵州、甘肃等地的欠发达县域,长期驻扎当地开展工作。

此外,为深入探索科技助力乡村发展,阿里启动了“乡村振兴技术官”项目。2021年11月,第一批160名“乡村振兴技术官”在山西、四川、河北、湖南、陕西5个省的7个欠发达县域开展数字化志愿服务,项目涵盖植树造林、田野文物保护、农产品溯源、数字治理、智慧文旅等,推动科技在乡村的应用。

刘伟还提到,阿里注意到乡村存在品牌缺失的问题,因此,阿里邀请超过1000名设计师为将近20个县城设计了区域品牌。同时,阿里还将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把不少手握锄头的大爷大妈变成了“数字农民”“直播达人”,让电商成为了增收致富的有效工具。

“这些,都是在为乡村构建更能够加速促进其振兴的参与者生态的一个过程。”刘伟表示,“这个过程离不开数字平台企业,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以及与政府的合作。”

此外,刘伟表示,参与者生态也离不开“治理”二字,“治理与平台的规则息息相关。”

他提及,2020年,阿里推出了“绿网计划”,“在平台上,每年会产生非常多的非正常搜索,典型的一类就是搜索象牙、穿山甲等名词,对于这些搜索,我们除了屏蔽相关名词之外,平台也鼓励用户发现举报相关问题,共同创造没有野生动植物商品的平台市场。”

据悉,“绿网计划”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方式告知并教育消费者。当用户在淘宝上搜索“象牙”、“犀牛角”“穿山甲”等关键词时,过去的“抱歉,页面找不到”提示,会变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导,以及相关合法合规的替代商品推荐。

将ESG融入商业设计

任何“宏伟”的概念都要落到实处,阿里在节能减排上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成效。ESG报告显示,2022财年,阿里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共减碳619944吨。

ESG报告提及,为缓解气候恶化,阿里已经郑重做出了减碳承诺,涵盖自身运营(范围1和2)、价值链(范围3)及平台生态系统(范围3+)。阿里表示,其主动开创了“范围3+”的概念,承担起一个平台运营者自身之外的减碳责任。

阿里称,其与价值链伙伴协作,推广可持续采购计划,以减少范围3的碳排放,并通过《阿里巴巴供应商ESG行为准则》鼓励供应商制定自己的减排行动计划。此外,阿里还与专业生态伙伴联合发布了《范围3+减排:超越价值链的企业气候行动方法学》,并开发了碳计量平台系统,用于衡量范围3+碳减排。

此外,阿里在ESG报告中指出,要真正让ESG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就必须将其充分融入商业设计,回归真实场景,化解问题,推动进步。

比如,阿里推出的碳排放优化核算平台“能耗宝”。据介绍,能耗宝将企业用能情况数据化,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掘生产过程中低效有损环节,并给出提效建议,还可以帮助企业规划制定自产自用清洁能源的策略。通过“能耗宝”实时衡量碳排放量,算法带来的平均节能率达10%。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有约1,700家企业开始使用“能耗宝”。

刘伟也表示,帮助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适应双碳带来的挑战,“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责任。”

刘伟还提及,为了推动平台生态减碳,阿里还推出了“88碳账户”,可以为10亿消费者提供一份看得见的“个人碳账单”,覆盖阿里商业生态内多个App,目前累计有超过2000万用户通过其参与日常减碳,践行绿色生活。

在研讨会上,刘伟还提到了当前在数字平台的ESG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他表示,就中观的层面而言,平台主要面临三个挑战,分别为构建信任、创建链接和独立创新。

目前,面对着种种挑战,阿里正在积极布局。就构建信任而言,刘伟提及,9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宣布成立了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并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分享科技伦理治理上的实践与思考。

可见,随着“参与者生态”的逐渐落实,更多的生态参与者有望参与到阿里的ESG建设之中,创造出更多“商业之上的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