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越来越怀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生活的人,现在都已进入了老年期。人总是有怀旧的情结。对以往的生活经历,只要提上这个话题,总会发表个人的感慨。
六七十年代,也就是从60年到七十年代末期,新中国成立才三十周年。解放初期留给新中国的是一片废墟,百废待兴。但终归中国人民真正地站立起来了,人民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这三十年中,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加上六十年代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再加上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还处在探索中,其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总体上国家实力不强,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农业还处在人工耕作,靠天吃饭的状况中。所以说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人民有着勤劳吃苦的优良传统。尽管六七十年代,尤其是六十年代初期,甚至温饱问题都得不到保证,但人们可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老百姓没有什么怨言。
改革开放后,极大的解决了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今天的生活状况不愁吃,不愁穿,住上了新房,开上了私家车,有的人还住上别墅。可以说现在的人们生活得洋眉吐气。
但是,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打拼出来的。过去,工作生活比较单一,工作节奏不是那么快,自然感觉压力小,加上原来国有制成份占比大,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感觉工作压力就小,还有就是一些福利,单位都包揽,例如,大的单位有医务所,有幼儿园,家庭负担就感觉小。
现在不同了,要多创造财富,就必须顽强努力工作。每个人承担的工作压力就大,加上现在私有制企业成份大,许多就业门路都是在私有企业里,工作压力大,劳动报酬小,福利也少。现在普遍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
其他网友观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越来越怀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吧。
1,生活水准相对平均,贫富差距不大。一辆自行车,一块上海牌手表,都可已算得上奢侈品。那是个特殊的年代,也是个只有“公”没有“私”的年代。
2,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现在多得多。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兴趣班、课外补习班,能读完高中就已经很优秀了。毕竟直到1978年国家才恢复高考。
3,社会就业的压力不大。学生按部就班地上学,毕业,步入社会,基本都能找到工作。科技相对落后,劳动力主要以人工为主,各种类型的厂矿企业也多,对学历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4,人的思想单纯,缺少个性养成。身处特殊年代,人的私心杂念似乎也销声匿迹了。活得简单,心就不觉得累。社交、娱乐活动很少,拜金主义还在“襁褓”之中。也不错,避免了唯利是图,私欲泛滥,尔虞我诈。
我觉得问题中所说的“怀念”也就是偶尔的“回眸”而已,并非一种“向往”。我相信没有谁真正愿意放弃当下的生活,重回六七十年代那种令人感到乏味的岁月。
其他网友观点我没有感觉到呀,我已70岁了,我经历了全过程,我不但不怀念那个年代,而且更害怕返回那个年代,因为现在生活的太幸福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