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学技术学什么好
不用吆喝,20年来找他的人源源不断,杭州弄堂里的剪刀师傅:以后可能没人做这个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钱江晚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伟芬
“磨剪子嘞,戗菜刀……”这种清远嘹亮和号子似的声音已经不常见,和半个世纪前剪刀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一起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还好磨剪刀的手艺人还在。
从庆春路沿着东清巷朝北走,不到水陆寺巷一点的一幢居民楼下,可以看到一个磨剪刀的摊位。
二十来年,不需要声声吆喝,来找这个摊位的人络绎不绝。
磨剪刀的杜继坤今年77岁,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手艺,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
剪刀和砂轮接触时发出的滋滋声,菜刀在磨刀砖上打磨的沙沙声,锤子在铁块上敲打的咚咚声,在不起眼的街头巷尾,依然被不少人需要着。
11月16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要和大家分享的城市味道,就来自东清巷磨剪刀的杜师傅和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记忆的手艺。
1】四面八方赶来磨刀
他们说:磨得这么好的,全杭州没几个
一张桌子,一台砂轮机,一个小柜子,就是杜师傅的整套家什。
“我这几把剪刀要麻烦你看一下。”上了年纪的韩爷爷,拄着拐杖,从购物袋里掏出3把剪刀,一把菜刀。
“你这把不要磨了。”仔细地看了看刀口后,杜师傅说。
“磨吧磨吧,老太婆用着顺手。”韩爷爷回答。
两人认识很久,韩爷爷比杜师傅大3岁,今年80岁了,手里头最老的一把剪刀,就是老早之前在杜师傅这买的,花了五六块钱的样子。隔一段时间,用钝了找杜师傅磨一下,已经二十来年过去了。
杜师傅磨剪刀,不是随便在磨刀石上“锉”几下,他要把剪刀“拆开”。
叮叮咚咚敲几下,一把剪刀被分成了两片夹铁,先在砂轮上打磨。随着剪刀在砂轮的边缘灵巧地上旋下飞,一道道弧形的火花迸发出来,煞是好看。
不管是剪刀还是菜刀,砂轮打磨只是第一回合。
接下来要到磨刀砖上进行第二次打磨。
“磨剪刀比菜刀要难,不同的剪刀要用不一样的磨刀砖。剪刀的刃口是陡峭的,要多次打磨和修正。”杜师傅讲究,每次都要把剪刀拆了磨:“要不然只有一段磨好了,底下这截依旧用不来。”
敲、拆、拧、磨几道工序样样不能少,最后在布上剪上几下,在杜师傅手上的剪刀才算磨好了。
“杜师傅你在的啊,我今天刚好在附近医院,昨天晚上特意把剪刀放到了车里。”张先生骑着共享单车,从车筐里拿出一把剪刀递过来。
这是张先生家里用来剪鸡鸭、杀甲鱼用的,“老早就想来找杜师傅,我是住在留下那里,过来不大方便。家附近也有磨剪刀的,但没有杜师傅好。”
他的剪刀也是在杜师傅这买的。
如果说一般的剪刀可以将就,那么磨裁缝剪刀就只能找杜师傅这样的老手艺人了。
“裁缝剪刀不仅要平整,不能勾一根丝,磨刀砖用的也不一样,更加细腻。”杜师傅说。
裁缝剪刀磨好后,杜师傅要用丝绸来试。
2】16岁开始学手艺
磨过最贵的一把剪刀3000多块
也不是所有剪刀杜师傅都接。
“有的一看,里面没有钢了,也就不用磨了。那些进口的剪刀我也不接的。剪刀需要敲,进口的剪刀是不锈钢的,剪刀最后要平整,有时候需要敲,不锈钢的剪刀敲起来会断。”杜师傅说,最近几年,有好些人拿着进口裁缝剪刀找他,“贵的一把剪刀就要1800块。”
杜师傅磨过比较贵的剪刀是理发剪,“一把三千多块”。
很多外地客人,会把剪刀寄过来找杜师傅磨。
我们都很信任杜师傅的。
似乎每一位来的人,都这么说。
这份信任的背后,是杜师傅六十多年来,日复一复的坚守。
磨剪刀是后来的营生,16岁开始,杜师傅和弟弟就跟着父亲学打剪刀。
为什么如今会磨剪刀的人越来越少?
杜师傅说现在都是流水线作业,会打剪刀的人不多见了,“每个人都只会一道工序,比方说会磨的人拆不来,会组装的人不会磨。”
但老底子,杜师傅他们学的是一把剪刀的整个制作过程。
凌晨四点多起来烧煤炉,把一块铁敲打成不同粗细的长条,钳子拉出弧度和弯沟,锉出大体的斜面,磨出平整斜面,紧而不涩,松而不旷,一把剪刀就打好了。
这也是杜师傅一眼能看出剪刀材质的原因。
上午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到5点,是杜师傅守着摊子的时间。
已经77岁的他,时间久了吃不消。
杜师傅说,年少的时候,学这门手艺为了养家,如今是让大家有个磨剪刀的去处,同时也是一处可以打发时间的场所,“下午四点多,我这里很热闹的,不少人都来坐坐、聊聊天。”
3】以后或许就没人做这行了
连磨刀石都不太买得到了
接近年底,买剪刀菜刀的人会多起来,年前杜师傅会比较忙。
“接班人培养好了吧?”也有人这样问。
大概是“后继无人”了吧,杜师傅这样想。
“现在连磨刀砖都不好买了,从8分钱开始卖到现在200元一块,我平均一个月用掉一块,家里的存货不多了。”杜师傅说,学这门手艺太苦了,“学打剪刀,不仅要有悟性,还要吃得起苦,没有三五年,出不了师的。”
杜师傅学了十来年之后,才能独自打剪刀。
他曾收过4个徒弟,但“一个都没坚持下来。”
杜师傅磨一把剪刀,旁人看起来也就几分钟,背后却是他几十年的沉淀。
他的桌上,有一块垫着敲敲打打的铁疙瘩,很沉,小小一块有四十多斤重,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上面的凹凸里,仿佛是时间的印迹。
“最重要的是手要稳。”再过两年,杜师傅干活的时候如果手开始抖,“那就要退休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观察
人才培养如何跟得上“天文热”升温的速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投入加大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有关深空探测、各类观测设备问世等消息不断见诸新闻,国内天文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开展天文学教育和研究。一直被称为冷门的天文学专业正在悄然变热。
尽管如此,近日,在多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天文学专家和学者看来,目前国内培养天文学人才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人才缺口巨大。
中国科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希望:“未来10年内将中国职业天文学者人数至少能提升到1万人。”刘继峰说,但以目前每年增长300人的速度来看,是远远无法实现的。
中学时代的刘继峰就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从读大学到出国做博士后研究,再到回国任教,他一直都与天文学打交道。刘继峰观察发现,高考报志愿时,主动填报天文学专业的学生非常少。
刘继峰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6人左右,尽管天文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比其他热门专业低,想学好天文学,要有出色的物理和数学能力做基础,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后,刘继峰发现,很多学生最初不选择天文学专业,不是因为不喜欢,更多人是因为不了解,继而影响了专业选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分析:天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冷门专业,是因为以往国家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大,社会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家长和学生对于进入天文学专业后要学什么课程、未来的就业发展如何也不是很清楚。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数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说,但很多人在生活学习环境中,较少能接触到天文学,这样的梦想和好奇心也就慢慢变淡了。
如何能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热爱天文学?李向东建议,高校天文学科要“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就是高校老师走进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走进社会,通过科普讲座和活动,结合新媒体手段把天文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少年。“请进来”就是通过举办研讨班、夏令营等,邀请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走进高校的天文学院,让他们了解天文学家是怎么研究天体的,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近年来,多所开设天文学专业的高校通过举办系列科普讲座、夏令营和设置天文学拔尖人才班,来发现和培养天文学人才。但对于天文学招生和人才培养而言,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任重而道远。
“天文学者们应该行动起来,多下一些普及天文学知识的‘慢功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陆由俊说。他去中小学讲座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让他印象深刻,提出的问题还会把他难倒。
在陆由俊看来,天文学工作者从事天文科普非常必要,既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不仅如此,不少接受采访的天文学者呼吁:中小学应该开设天文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天文学是唯一没有进入中小学课程的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天文学家们发起成立了天文科学教育联盟,通过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等各方资源,让天文学家、科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互动交流。目前,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已经在北京多所中小学进行试点。通过对中小学的科学老师进行系统和职业化培训,帮助其胜任天文学课程的讲授。
加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启蒙,是“天文热”人才培养需求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文学人才培养的“下游”——高等学校,近年来有利于天文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先后推出。比如,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就包括培养天文学人才。教育部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一直鼓励并协助更多大学成立天文系或设立天文专业。
开设天文专业的一些高校也在提高自身的“内功”上下功夫。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下了不少功夫让被调剂的学生了解和喜欢天文学。在保证本科前两年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为提升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学习天文学的原动力,该校专门为大一、大二年级的天文学专业学生开设了《发现宇宙》课程,由多位中科院院士轮流担任主讲。此外,该校还提前开设天文学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动手拆装望远镜,尝试天文观测。
李向东介绍,从近年来的相关数据看,包括天文学科在内的一些冷门专业,无论从升学、就业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并不比热门专业差。
李向东以南京大学为例。今年5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报告称:2021届毕业生共8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54%;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分别为15人和19人。从毕业去向看,升学是毕业生的首选,占比45.12%,其中本科生境内外升学深造比超七成。报告还显示,从毕业生就业流向看,前三位分别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行业。
在数位受访的天文学专业学生看来,不必太在意外界如何评价天文学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优秀毕业生侯美存已经专攻天文学专业10年了。让她觉得幸运的是,大三时就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侯美存在南京大学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培养。现在,她又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热爱的专业,值得全心去奔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冯浩然说。当年因为高考成绩不如预期,冯浩然没考上心仪大学的天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与天文学相关的光学专业。大学时代,作为学校天文学协会的主力成员,冯浩然经常参加天文科普活动和竞赛。在大学老师的推荐和鼓励下,冯浩然最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体物理方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未来从事天文学领域的研究,是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多位接受采访的天文学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天文学工作者、中小学、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共同行动起来,助力天文学持续升温,天文学专业招生和人才培养难题才能真正破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大多人印象中,绣娘都是女性,而来自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冀麒宇,却已学习了13年的壮族织锦(以下简称“壮锦”),成为了连山壮锦技艺非遗传承人年轻群体中的佼佼者。
得益于家族传承,有赖于个人潜心研究,这位95后壮族小伙最近又火爆出“圈”:他所带领的《壮瑶风采——引领锦衣华服时代新风》项目,日前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职教赛道金牌。
该大赛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340余万个项目,1450余万人报名参赛。总决赛中,《壮瑶风采——引领锦衣华服时代新风》项目是赛事内唯一的非遗类项目,也是大赛八年来广东粤北地区的国赛首金。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曾获“中国民族服饰十佳设计师”称号的冀麒宇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技艺传承中来,焕发非遗“新姿彩”,带动村民致富、赋能乡村振兴。
《壮瑶风采——引领锦衣华服时代新风》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职教赛道金牌。通讯员供图
冀麒宇(右)与穿上精美壮锦服饰的模特。通讯员供图
与全球超千万人次比拼
壮锦作品精美,是居住在连山壮族地区的壮族先民为日常所需,在传统织布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成锦的一门手工技艺。
2017年毕业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冀麒宇是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连山壮锦技艺非遗传承人。在此次大赛中,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联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以《壮瑶风采——引领锦衣华服时代新风》为主题参赛。
“刚开始时,我们这个该项目属于文化类别并不被人看好,因为大多人普遍认为这是各关于‘互联网+’的赛事,项目应有高新科技成果。但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创新非常有信心,决定一试。”冀麒宇说,为了此次大赛,他们主要对壮锦技艺作出了四大创新:
织机的创新。以前壮锦织机操作复杂,技艺学习至少半年、织锦需要一个多月;而经过改良后的织机,新人上手仅需三天,织锦工时也缩短一半。
面料的创新。在布料里增加了生物蛋白纤维,改善了传统面料的厚重感,增加了舒适性。
染色的创新。传统的壮锦只有黑、红、黄、蓝、绿5种颜色,且因为植物染色,色彩呈现极不稳定。为此他除了沿用传统的植物染色法,还运用新的媒染剂和辅助剂,让壮锦从5色变成了220多种颜色。
设计的创新。得益于前三项的创新成果,该项目所设计制作的壮锦,从服饰到家居家纺都能适用,运用的场景得到极大拓宽。
在历经10个多月与全球超千万人次的激烈比拼中,《壮瑶风采——引领锦衣华服时代新风》最终凭借传统与创新的巧妙融合、别出心裁的设计理念和魅力独特的壮瑶风情,荣获总决赛金牌。这枚金牌是唯一的非遗类项目,也是大赛八年来广东粤北地区的国赛首金。
壮锦织就别样青春
壮锦技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旧时,它曾是壮族地区农村妇女的生计方式。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机械纺织设备逐渐大幅增加,纺织业的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织造,百姓的日常衣着需求也不在局限于自给自足,致使壮锦技艺的生存及传承从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断层。
冀麒宇爱上壮锦技艺,与其太姥姥有关。来自吉田镇的冀麒宇,出生在一个壮锦技艺世代相传的家庭。2009年,太姥姥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一直重复着“织壮锦你学会了吗?一定要学啊!”
回忆这一幕,冀麒宇语音哽咽。他介绍,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服饰逐渐从生活中淡出,但是他的太姥姥一生坚持织壮锦,“因为她害怕有一天人们想再看看壮锦,再穿一穿传统服饰时,却没人会做了。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太姥姥已经不记得所有人的名字,但仍没忘记她织了一辈子的壮锦需要后继有人。”
就这样,年仅13岁的冀麒宇带着太姥姥的嘱托,开始了他的学习织壮锦生涯,十三年的光阴在一梭梭彩线,一脚脚织机中度过,逐行呈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壮锦。这也织就了他的别样青春。
“传承是责任,更是热爱。”冀麒宇坦诚,最开始他心里始终有点别扭,“你看,织娘、绣娘大多都是女性,男孩子学真的很少,也招致周围不少异样的眼光。”但是在学艺的过程中,他由此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壮族文化、了解家乡连山,从别扭到热爱乃至痴迷,冀麒宇发觉自己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壮锦,他也从中找到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让他坚定信心的是发生在2012年的一件事。当年,16岁的他利用3年所学壮锦技艺,创作设计了一批壮族元素T恤,在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上设摊售卖,没想到很快被抢售一空。
“传统的技艺还是非常吸引游客关注,群众其实也非常喜爱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那时候,年轻的冀麒宇认为,要传承,还必须要创新,为此他报考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艺术设计,希望学到现代的先进的设计理念,再融合传统的技艺,把壮锦技艺发扬光大。
“非遗技艺不能只在几个人手里。”他认为,学习技艺时间长是传承壮锦技艺的一大难题,制作成本高是传统民族服饰大量生产的一大难题。“此次参加此次大赛,并实施‘四大创新’,就是一个初步成功尝试的结果。”通过“四大创新”,降低了从事壮锦技艺门槛,缩短制作工时,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上来。
冀麒宇通过“四大创新”,降低了从事壮锦技艺门槛,缩短制作工时,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上来。通讯员供图
在他看来,壮锦技艺传承好了,更多人喜欢了,就会让更多人穿上传统服饰,由此也能带动村民增收。目前,由冀麒宇创办的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已帮扶带动980人就业,学员普遍一年增收5万多元。“村民们在创新模式下就业更灵活,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务农,轻松实现家庭增收。”
让非遗文化走出去
带着对家乡和文化的情怀与热爱。从少年到青年,从学艺人到非遗技艺传承人,冀麒宇有了新思考,也在迈着新步伐。
今年5月,他加入连山“十大网红培育计划”。“连山的壮锦,在大湾区市场以及广西、贵州都很受欢迎。”冀麒宇介绍,为扩展销售渠道,他尝试过做直播,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掌握技巧不多,带货能力不强。
“一年的直播销售额不过几万元,感觉自己没有把产品优势说清楚,没能展示我们壮锦的精彩一面。我希望通过培训,能掌握成为‘网红’的技巧,获悉流量‘密码’,通过互联网把非遗文化产品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上,助力乡村振兴,为我们村民带来更多增收机会。”他的目标是,希望未来直播带货能达到合作社总销售额的30%,让连山非遗“触电”起飞。
冀麒宇创办的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帮扶带动980人就业增收。通讯员供图
如今,经过半年培训学习,他已能在直播间挥洒自如。短视频里,他身着自制的壮族传统服饰,以连山非遗+旅游为主要内容,将壮锦、壮绣、大汤糍等非遗项目进行展示,文化典故信手拈来,技艺解说如数家珍,吸引了网友关注。“目前发的3条视频点击量已有30万+,达到了预期效果,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力求突破100万+。”
通过直播,他更“招揽”了一些研学旅游团队来到连山,实地体验非遗、感受连山风情,为连山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赋加了新能量。
“无论是短视频宣传,还是此次夺得金奖,我希望能用好新方式讲好连山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新故事。”作为清远市非遗工作站——壮布织造制作技艺非遗工作站牵头建设单位负责人,冀麒宇说,不管怎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舞台,他做的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喜欢上壮锦和连山历史悠久的壮族文化,让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焕发出“新姿彩”。
阅读延伸
让连山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战略,全力做好非遗的普查、保护、传承、开发等工作,激发非遗新活力。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先后争取到100万元用于启航计划项目经费实施壮瑶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程,组织编制非遗通识教材,联合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编制实施《连山非遗保护五年行动计划》。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非遗的传承、创意与共享”学术研讨会,投入近200万元培育嘉田锦绣、壮瑶风采、壮瑶宝、莲塘醒狮、卢屋寨砖窑等多个非遗工坊;多举措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等非遗“五进”活动,强化了非遗整体性保护利用,用多元手段助力连山非遗“传下去”“走出去”。
经过年多年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连山目前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未来,连山将进一步推进非遗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创意礼品开发,不断壮大非遗文创产业,打响连山非遗文化品牌,提升连山非遗创新能力,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黄津
【通讯员】李先觉 邓茜元 温锦霞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上一篇:18岁学修车学什么好
下一篇:世界杯几年一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