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地此前公布的消息,23日开始,全国各地将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
各省份的查分日期是哪天?什么时候开始志愿填报?这些核心信息一起来了解!9省份明日可查高考成绩根据各省份此前公布的时间,6月23日起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查分时间主要集中在23至26日。
据官方已公布的信息,23日起,内蒙古、上海、安徽、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9省份的考生可以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山西、吉林、贵州、陕西等地将在24日公布成绩。
更多的省份,如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西藏、青海等十余省份将集中在25日公布考生成绩。
另外,今年,为方便考生和家长及时查询成绩,除了各地教育考试院官网,一些省份也开通了微信等查分渠道。
例如,陕西的考生可通过“陕西考试招生”微信订阅号下方的菜单栏“成绩查询”查询本人高考成绩。
资料图:6月10日,在北京人大附中高考考点外,考生们相拥拍照留念。
当日,北京市2021年高考结束。
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志愿填报将陆续启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将进入到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
各地在批次和填报时间上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例如,黑龙江高考志愿填报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5日-6月28日,第二次为7月2日-7月5日,第三次为7月7日-7月9日。
湖北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分两次,第一次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第二次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广东8省份进行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
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 “专业(类)+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以湖南为例,过去实行的是院校志愿模式,新高考后实行“院校专业组”志愿。
招生高校可在同一个类别(物理或历史)设置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安排若干个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
此外,过去湖南普通类本科各批次可以填10个院校志愿,今年开始,本科批可以填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资料图:6月10日,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考点外,家长为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送上鲜花。
当日,海南省2021年高考结束 。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当心陷阱!高考志愿规划师不靠谱!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也容易被一些社会机构和骗子所利用,实施诈骗。
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此外,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将其形式特点公布于众,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有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等。
事实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
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有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
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这些机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并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
——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有的“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有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
“七分考三分报” 高考志愿填报记牢这些原则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
高考结束,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全部采用“3+1+2”模式,在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上出现较大调整,志愿填报变得颇为复杂。
为此,本报连续推出《高考路上·解疑释惑》栏目,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提供最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关键词:新高考 新高考录取的“一二三四”湖南考生家长:作为今年刚刚加入新高考的省份,我们应该怎样填报志愿?总原则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教授:随着知分填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普遍执行,各省在志愿填报之前都会公布考生成绩分布情况,考生和家长对自身考分在全省的位次大都了然于胸。
目前需要做的是注意录取政策规定的学习,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成绩所处位置,加强对学校和专业情况的了解。
应该说,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因可填报院校专业组数量大增(一般都在45个),“掉档”的可能性较以前降低,志愿填报更为容易一些。
大家之所以觉得心里没谱,是觉得过去分文理科只有两条分数线,分析自己成绩与学校分数要求的匹配度更容易;而今年改成了“院校专业组”作为招生单位,如一校若设9个专业组,则会有9条线,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对应位置。
其实这些问题,仍可通过填报前做好扎实的“功课”来解决。
下面有几点供参考:一个注意:关注我国高考录取各省差异。
我国当前高考录取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分卷考试基础上的分省录取:高考试卷有若干种,招生计划分拨到省,各省确定录取批次与规则等,这样一来,各省志愿分布和录取结果会因省情不同而不同。
二项准备:一是对本省域的招生计划、录取政策与规则、录取时间安排、征集志愿的时间等做充分了解,不打无准备之战;二是对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充分了解,思考未来发展道路。
三个重点:一是学业规划与路径选择,不妨从上大学起规划学业,是读完本科就业、还是读硕士博士?二是院校与专业选择,大致列出自己喜爱的学校、城市、专业,注意自己的选考科目要与这些学校、专业的要求相匹配。
三是分数排位的分析与使用,根据本地公布的选考组合成绩排序,明确自己的成绩位置,与中意的学校和专业做大致匹配。
综合考虑四项原则进行选择:第一是地域优先。
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
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资源、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第二是职业优先。
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
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第三是专业优先。
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
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
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第四是学校优先。
三种考生较为适合这一原则。
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
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
三是准备将来出国深造的考生,选择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国内名校,有利于出国申请成功。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四个原则及其排序没有一定之规,一定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高校招生具体政策、招生计划数等因素综合参考使用。
关键词:平行志愿 规避风险要注意三点上海考生家长:目前,我们采用的都是平行志愿。
对此,我们在填报志愿时,需要规避哪些风险?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柏江:平行志愿中的“平行”,其实是指考生填报志愿时,志愿表中所填各高校、高校中所填各专业之间是平行关系。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
当轮到检索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符合投档条件且院校有计划余额时即被投档。
因此,平行志愿规则下,不同学校之间虽然为平行关系,但在投档过程中,实质上又是“不平行”的,需要按照考生分数由高到低,依照其填报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志愿高校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下,考生先选择学校。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建议所填报的高校要适当拉开分数梯度。
即根据自己在本省同科类所处位次,参考目标高校往年投档分数线等信息,合理分配填报学校的梯度。
无论是在高考改革省份还是传统高考省份,平行志愿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依然可以使用,只不过需要根据各省允许填报的志愿数合理分配,一般各三分之一左右较为合适。
当然,也可根据个人意愿和风险承受度,适当调整“冲、稳、保”志愿数。
选择完学校,再进行专业选择。
填报时,同样需要在综合考虑考生个人兴趣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参照高校往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位次等信息,将自己感兴趣、不抵触的专业按照往年录取分数,先大致由高到低排列,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考生本人对某一类或某几个专业有非常明确的志趣,那么都应该将其放在更靠前的志愿位置。
平行志愿虽然较顺序志愿风险小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如有不慎,仍有被退档或高分滑档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务必关注不同专业(类)中关于体检的要求,尽量避开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有关专业可以不予录取或不宜就读的专业,降低退档风险。
第二,在传统高考省份及以“院校+专业组”模式报考的高考改革省份,填报志愿时建议一定要服从调剂。
如因个人原因,所填报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未拉开分数梯度,投档时,院校无法安排专业,该生又不服从调剂,则有退档风险。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一轮投档,一旦退档,则会退出该批次的录取,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而征集志愿基本上没有什么好选择。
第三,如果根据分数,虽然大概率可以进入某学校,但很可能会进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志愿中,考生需要提前咨询好该校招生办或招生组,问清楚入校后或者学习一段时间后,是否有相对人性化的转专业机会、其他双修或者辅修机会,避免因对专业的不适应或不接受,造成难以克服的学习障碍,影响本应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专业选择 明确“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山东考生:一直以来,我对自己都缺乏明确规划,也还没有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我该如何着眼自己的专业选择?专业选择包含哪些关键因素?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严从根:首先,明确“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
一般而言,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
但当自己不清楚“想干什么”时,则要明确“能干什么”。
定位自身“能干什么”,可参照如下方法:一是以特长为依据。
特长不等于兴趣,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
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
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
若未发现自身特长,考生可借助职业倾向测评量表,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倾向。
有专家将职业兴趣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等六种类型。
考生可参照测评结果填报与职业兴趣类型相对应的专业。
同时,要辩证看待专业“热”与“冷”的关系。
“热门”专业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冷门”专业则被认为是不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
当前的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热门专业,当前的冷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冷门专业。
何况,选择热门专业的考生多,竞争激烈,脱颖而出的概率小,甚至有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的人才过剩现象;选择冷门专业的考生少,出类拔萃的概率大。
因此,志愿填报要以自身“能干”的专业为前提,兼顾就业前景,不可盲目跟风。
此外,要正确处理“地域”“院校”与“专业”的关系。
选择专业往往意味着选择未来的职业。
如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考分情况,选择相应院校和专业。
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生可把“地域”和“院校”作为志愿填报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想拥有更好的第一学历,在考分有限的情况下,可选择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但排名较高的中西部地区院校。
如想拥有更好的现代化视野和就业前景,可忽视学校排名,优先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院校。
众所周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仅拥有更多机会,还有更利于考生开阔视野,展现个性。
总之,除上述因素外,身体条件、学业成绩、人格特质,父母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对专业的看法,专业师资力量、专业招生数等都是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专业选择,考生和家长要深入了解,权衡利弊,谨慎填报,但也无须焦虑。
志愿填报会影响人的发展,但不会决定人的发展。
发展优劣最终取决于自己的筹划和素养增进。
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学习生活,要充分意识到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在致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发表评论